日前,以“新周期大時代”為主題的2021高工鋰電年會在深圳隆重舉行。此次年會圍繞新周期下的供應鏈、市場、技術、資本等環節的戰略制定及企業應對展開探討,共同指路大時代“方略”,共商鋰電新能源發展未來。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許剛在會上分享企業家思想和戰略遠見,并簡要介紹龍佰集團行業地位、戰略定位、發展優勢及未來規劃,特別是精彩分享了他對鋰電材料獨到的發展眼光和思路。
動力電池巨大的市場需求,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化工企業入局,而大化工思路的導入,將極大可能顛覆現有鋰電材料行業格局。
到2025年,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在25%以上,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1100GWh。儲能市場拐點也將加速到來,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。再加上輕型車、低速車、重卡、船舶等場景需求,2025年全球合計需求有望達到1800GWh。近10倍的增長規模,毫無疑問將引發上游材料出現巨大的需求,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來看,預計2025年全球需求量將超過300萬噸,負極材料的需求也將達200萬噸。
面向2030年,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,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7TWh,按照磷酸鐵鋰占比70%的極限值測算,對于磷酸鐵鋰材料需求將達1250萬噸,負極材料整體需求將達到700萬噸規模。
需求側的量級演化,激起了傳統化工領域企業的熱情,去年以來,包括石油化工、氟化工、鈦白粉化工等巨頭紛紛投擲重金,大手筆奔襲入場。龍佰集團就是其中代表之一。去年8月,龍佰集團接連發布多份公告投建磷酸鐵、磷酸鐵鋰和人造石墨等鋰電材料項目,項目合計金額達47億元。11月底,龍佰集團再次出手,宣布投資35億元在焦作建20萬噸/年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,投資20億元在湖北襄陽投資建設15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項目。
短短不到半年,龍佰集團在鋰電材料領域累積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,產能規劃也接近100萬噸。許剛說,“布局鋰電材料絕非一時興起,早在2018年,我們就已經開始關注這個行業,在經歷了3年的持續考察之后,進入2021年,我們認為,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具備確定性,政策確定、市場確定、技術路線確定,因此決定在今年大舉布局。”
進入鋰電材料領域前,龍佰集團已經是鈦白粉領域的絕對龍頭。作為全球規模之大、具有鈦產業鏈競合優勢的上市公司,龍佰集團發揮行業引領作用,鈦白粉產能達年產101萬噸,穩居行業前列。在鈦產業領域,龍佰集團是全球行業少數具備“鈦礦—鈦白—鈦金屬—鈦衍生品”的鈦產業鏈企業;在鋰能產業領域,龍佰集團以鈦產業為基礎,耦合形成氫氣、硫酸亞鐵、雙氧水、磷酸鐵、磷酸鐵鋰、石墨負極材料等產品的產業鏈格局。秉持綠色循環、雙碳經濟理念,通過生產過程耦合及能量資源的梯度利用,最終形成“鈦+鋰”綠色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,助力企業在低碳、可持續路上做大做強。
龍佰集團發展鋰電材料是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最佳選擇。許剛說,龍佰集團之所以發展龍佰鋰能,最重要的原因是鋰電材料與鈦白產業天然有緣,與龍佰氣質吻合。集團產業體系與磷酸鐵鋰體系高度耦合,鈦白粉生產中的副產品硫酸亞鐵,可作為鐵源來制備前驅體磷酸鐵,產業優勢明顯。同時,磷酸鐵鋰具有“精細化工”和“大宗商品”屬性,而龍佰已積累了數十年的精細化工運營經驗和雄厚的行業資源。
許剛說,鋰電材料一定要用“大化工、低成本”的思路來做,否則不可能成功。大化工思路,首先是整個裝備水平的大型化——設備大型化貫穿始終,實現多個“業內首創”。行業的大發展,要求更大規模的產能,必然意味著更大的裝備,隨著越來越多化工企業的入局,材料裝備的大型化將成為必然趨勢。未來,10萬噸規模級別的企業可能都將面臨生存威脅。公司鋰能項目采用的磷酸鐵主反應釜容積、磷酸鐵鋰輥道窯、砂磨機容積均高于行業主流和標準,產能大、能耗低。其次是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帶來的低成本——公司“鈦+鋰”產業耦合,打造鋰電材料行業新生態,這是龍佰集團與行業目前的主流選手相比最為明顯的優勢所在。第三是大化工的思路導入——大化工推動鋰電材料行業實現低成本突圍,將會讓鋰電材料領域真正成為大化工行業。基于大化工的思路,龍佰集團將發揮“三個效應”,全力打造龍佰行業護城河,快速形成“規模、循環、創新”等差異化優勢,在成本控制上保證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產品,在技術研發和產品上,保證產品質量與性能不斷提升,同時基于在化工領域的積累和經驗,保證生產環節的安全、環保、低碳。打造龍佰特色新能源材料產業體系,“三個效應”具體體現在:一是大體量產線的“規模效應”。磷酸鐵、磷酸鐵鋰、石墨負極三個項目單條產線均定位在20萬噸級別,產能的大幅增加勢必帶來成本的下降。二是鈦白副產物的“循環效應”。以循環經濟為核心,將制備鈦白產生的廢副資源進行循環再利用,實現硫酸亞鐵、燒堿、雙氧水等原料的自給自足。三是先進性技術的“創新效應”。自主創新“母液回用制備磷酸鐵”技術,實現鈉鹽、銨鹽在磷酸鐵項目的循環利用,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,并實現磷酸鹽的自主制備。
隨著鋰電材料發展向大宗化趨勢演進,擁有資源優勢、一體化能力、大規模制造優勢的化工企業,有望顛覆現有市場格局,成為鋰電材料行業未來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。面對未來龍佰鋰能產業的發展,許剛說,龍佰集團將分“近期目標、‘十四五’目標、遠景目標”三步走,2023年前,在焦作區域建成“20萬噸磷酸鐵鋰+10萬噸石墨負極”的全流程一體化產業項目;到“十四五”規劃末,磷酸鐵鋰材料要建立50萬噸全產業鏈一體化產能,負極要形成20萬噸全產業鏈一體化產能布局;到2030年,將形成100萬噸正極和50萬噸負極產能規模的千億級鋰電材料產業基地,爭當行業健康、高效、可持續發展的“引領者”。